2023年5月19日,初夏的五月,北京昌平美丽的天宝康基地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联合国确立的”5.20世界蜜蜂日”大型庆典活动。 “5.20世界蜜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一个重要纪念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并警示蜜蜂数量不断减少的问题。联合国希望通过教育和活动,增加人们对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蜜蜂所面临的威胁,并强调它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本次活动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委员会)和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北京天宝康承办,并得到国际ISO标准组织中国秘书处、国家工信部经济合作中心、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金融委员会、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普惠金融专业委员会、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品牌中国评价中心、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这些机构和嘉宾共同呼吁全社会形成保护蜜蜂、关爱蜜蜂、科学养蜂的意识,共同打造人、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圈。 本次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嘉宾的出席,包括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专家委副主任、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恽铭庆,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蜂胶抗氧化研究、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研究首席刘富海,国家电力投资碳汇农业项目总经理杨穆, 新西兰国会议员王小选, 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原副处长、全国蜂产业高级顾问李彬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著名国际绿色防治技术专家陆庆光,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蜂产品协会名誉副会长骆尚骅,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生产专委会副主任韩胜明,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于国超等,他们共同呼吁全社会加强对蜜蜂保护的意识,推动科学养蜂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恽铭庆致辞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刘富海致辞 △国家电力投资碳汇农业项目总经理杨穆致辞 △新西兰国会议员王小选致辞 △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原副处长李彬之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陆庆光致辞 △中国蜂产品协会名誉副会长骆尚骅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韩胜明致辞 △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强致辞 到场嘉宾观看了天宝康蜂人表演团队的精彩演出,参观了天宝康成熟蜂 […]
蜂王浆


发展林下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怀柔区开展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培训
为发展怀柔区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7月29日,怀柔区园林绿化局、怀柔区林业工作总站邀请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刘富海对来自全区60余人养蜂代表进行多箱体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培训。 此次培训由怀柔区园林绿化局秦局、汪局、梁站、温站等领导挂帅,培训采取室内授课及示范基地参观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学习交流中,刘富海教授从中国传统的蜜蜂饲养方法、蜂蜜生产方法、蜂蜜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为大家详细讲述了怎样养强群,怎样使成熟蜂蜜优质高产的最新技术。这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蜂蜜的产量,还能显著提高蜂蜜的品质,同时大大减少养蜂人的劳动负担,提高养蜂效率,引起了养蜂朋友们的极大兴趣。 养蜂朋友们纷纷表示刘富海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技术实用,为今后养蜂管理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对养蜂生产帮助很大。 为了加强培训效果,进一步推进成熟蜂蜜生产,给与会人员每人赠送了一本刘富海教授主编的《中国成熟蜂蜜生产技术》一书,该书不仅图文并茂,还可以通过手机扫书中的二维码,看书中的“视频”“直播”,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员们个个爱不释手,表示要好好学习,早日生产优质成熟蜂蜜。

我国第一台强群多箱体“蜜蜂转地移动平台”问世—记刘富海和他的天宝康“蜜蜂舰”
【人物专访】 我国第一台强群多箱体“蜜蜂转地移动平台”问世 —记刘富海和他的天宝康“蜜蜂舰” 本报记者 杨寒冰 淳于良奕 编者按:2022年6月8日风和日丽,我们应邀去北京天宝康公司在昌平白虎涧养蜂基地参观他们新研制的“蜜蜂转地移动平台”。董事长刘富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个“移动平台”的设计思路,并现场操作演示了平台的运行,使我们对这个移动平台诞生的将对我国养蜂业产生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养蜂人转地放蜂的烦恼 转地养蜂的人都有体会,租车转地装车卸车是最累最辛苦的活。几十斤重的蜂箱,靠人抬肩挑把几百只蜂箱装上汽车。到了目的地,还要把蜂箱卸下来。这活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干的,养蜂人常常要找几名帮手,共同完成。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 随着养蜂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箱体养蜂,生产成熟蜜正在普及。采用多箱体养蜂的蜂群,蜂箱装满蜂蜜后较重,浅继箱一层40斤左右,标准箱一层70斤左右,如果仍然用人力搬动蜂箱装车卸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当遇到打农药等情况时不能及时起运蜂群,易造成蜜蜂损失。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成了养蜂人的难题。 养蜂车还有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厂家生产养蜂专用车,可以将蜂箱放置在车上直接采蜜,但是,养蜂专用车按现行的交通管理规定,需要有大货车驾照才能驾驶,养蜂人想拿个大货车的驾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办法的只能雇用一个有大货车本的司机。而且车辆在一个场地长时间不动,利用率低,也会造成养蜂成本较高。 因此,养蜂车虽然解决了转地放蜂不用再装车卸车的问题,但难以解决单独占用一辆车和雇用司机的问题。特别是,如果采用多箱体养蜂,蜂箱受养蜂车结构高度的限制,还无法装运。 如何实现转地放蜂不长期占用一辆汽车,不需要雇用司机,不但转地时不再用人工装车卸车,还能解决多箱体养蜂,不受高度的限制,这是天宝康董事长刘富海苦思冥想要解决的问题。 刻苦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两年来,刘富海团队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养蜂机械化的资料,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终于在综合国外多个国家养蜂移动平台长处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数款适合我国养蜂实际的“蜜蜂转地移动平台”。 使用“蜜蜂转地移动平台”转地放蜂时,装车卸车不用肩挑人抬,费力费时,养蜂人也不需要去考大货车的驾照,更不需要雇养司机,还不需要买汽车。转地时,只需雇用一辆大货车,把蜜蜂移动平台拉到 […]

杨荣考察北京天宝康公司成熟蜂蜜示范基地 天宝康公司最新研发成果“蜜蜂舰”亮相
杨荣考察北京天宝康公司成熟蜂蜜示范基地 天宝康公司最新研发成果“蜜蜂舰”亮相 本报讯 2022 年 6 月 4 日,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杨荣到北京天宝康公司白虎涧成熟蜂蜜示范基地考察了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及他们的最新研发成果“蜜蜂舰”。 “蜜蜂舰”是天宝康公司研发的一款蜜蜂转地移动平台,该平台是专为采用多箱体生产成熟蜂蜜转地放蜂而设计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设备长 6.3 米,可前后延伸展开到 12.6 米,电动升降,可装载 4 排强群多箱体蜂群,自带吊机,自助装卸,方便转运,极大提高了现代养蜂效率,是我国第一台“蜜蜂舰”。杨荣会长对“蜜蜂舰”的研发给予了高度评价。

密云奥金达领导及优秀蜂友到访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交流
为有效提高养蜂效益,生产优质蜂产品,6月1日,北京市密云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领导及密云优秀蜂友代表一行,到访北京市昌平白虎涧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富海热烈欢迎奥金达领导一行的到来,并向来访嘉宾们介绍了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到访嘉宾情绪高涨,深受启发。 刘富海教授现场给大家进一步讲解了怎么样越冬,繁蜂,组建多箱体,怎么样防治蜂螨,怎么样添加继箱,怎么样使用脱蜂板,怎么样提高蜂蜜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大家收获很大,解决了很多心中的疑惑。 除了现场操作、观摩、讲解、交流之外,大家又围绕密云本地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提问交流解答,大家对生产成熟蜂蜜充满了信心。 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养蜂技术带来新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饲养方式及蜂蜜品质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生产方法,使产业升级,产品品质升级,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今后蜂业发展的方向。

美国绿色生态专家于怡然教授一行到访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
5月29日,美国绿色生态专家于怡然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教授的中国助手高战秘书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恽铭庆一行,前往北京市昌平区白虎涧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参观考察。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富海热烈欢迎于教授一行的到来,并向来访嘉宾们介绍了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及相关科研成果。 此次考察,于教授和恽主任一行领导,对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及相关成果给予高度认可。

乡村振兴 科技强农——天宝康携怀柔园林绿化局共同发展成熟蜜多箱体养殖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为促进怀柔区蜂产业发展,提高蜂产品质量,今年怀柔区园林绿化局与天宝康合作,在怀柔区实施开展成熟蜜多箱体养殖技术推广实验工作。参与乡镇8个,涉及蜂农26户,实验养殖24框蜂蜂群共计100群,蜂农养殖12框蜂蜂群230群。 自4月初起,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刘富海研究员多次至苏峪口养蜂实验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在蜂群换箱、周边蜜源、蜜蜂除螨等方面提出建议指导,为保证蜂蜜产量及蜜蜂数量,刘富海研究员强调在周边蜜源开花期不可打药。养蜂实验基地采用人工与智能共同管理,场地安装摄像监控,远程观看蜂箱情况。使用智能蜂箱,对湿度、温度、重量等参数,通过手机APP进行精准监控观察。 推广成熟蜜多箱体养殖技术,打造怀柔特色蜂产业,有利于实现建立怀柔蜂产业品牌,助力农民增收。

国家科技部举办全国蜂产业骨干科技特派员专题培训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加快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蜂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国家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在世界蜜蜂日到来之际,5月22日在线上举办了全国蜂产业骨干科技特派员专题培训班。 培训以“云授课”“云考察”“云推介”“云分享”“云讨论”等线上方式进行。有160 个将蜂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5 个科技部定点帮扶县以及 9 个养蜂产业县参加。培训对象主要是蜂产业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从事蜂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骨干科技特派员、重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养蜂大户等。 此次培训中,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刘富海教授讲解的“天然成熟蜂蜜生产与加工技术”,受到学员们热烈反响。 传统的“两箱体,勤取蜜,取稀蜜,用白糖换取蜂蜜,加热浓缩蜂蜜”的做法,生产的蜂蜜产量低,质量差,取到的稀蜜本身营养价值低,再经高温加热浓缩,进一步破坏了蜂蜜的营养价值。导致中国蜂蜜质量不佳,这种落后的养蜂方法应该淘汰。 刘富海研究员在培训时指出:刚封盖的蜜脾蜂蜜,还不是成熟蜜,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期成熟,才能成为久存不坏的成熟蜂蜜。生产稀蜜再浓缩的做法,蜂蜜质量很差,国际蜂联认为那是伪劣蜜。要想生产优质好蜜,必须改变蜜蜂的饲养方法,蜂蜜的生产方法和蜂蜜的加工方法。优质成熟蜂蜜,是中国蜂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刘富海研究员培训的成熟蜂蜜生产加工技术,可以实现中国养蜂标准化、机械化、数字化、规模化,省工省力,事半功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新颖实用,操作性强。这套技术的培训推广,将为我国养蜂产业带来一次重大变革。

天宝康开展2022“世界蜜蜂日”庆祝活动
2022年5月20日,初夏的五月,京城处处郁郁葱葱,花香四溢,一派生机勃勃。在这个杏花槐花随春去,枣花荆花拌夏来的美丽季节,相聚在北京昌平美丽的白虎涧养蜂基地,隆重庆祝联合国确立的“5.20世界蜜蜂日”大型庆典活动。 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 联合国设立这一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并警告人类,蜜蜂的数量正在减少。联合国希望,“通过教育和活动,提高人们对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蜜蜂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为更好地传播蜜蜂文化,弘扬蜜蜂精神,普及和推广蜂产品健康知识,通过科普教育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关注蜜蜂正面临的威胁及其对农业授粉增产的贡献。本次活动由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北京天宝康协办,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庆祝5.20世界蜜蜂日活动,倡导全社会形成保护蜜蜂、关爱蜜蜂、科学养蜂的意识,共同打造人、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圈。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国家科技部李彬之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陆庆光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骆尚骅、韩胜明研究员,中国农业出版社分社社长刘博浩编审,中国工程院高处长,中国蜂产品协会刘富海副会长等,他们为蜜蜂代言,为天宝康代言。 蜜蜂很小,却是整个自然生态不可或缺的小生灵。蜜蜂离不开植物,植物也离不开蜜蜂。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过程中,开花植物和传粉蜜蜂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蜜蜂通过采集花粉花蜜,同时为植物起到传粉授粉的作用。 异花授粉是一种进化现象,对繁衍后代更有利,生存力更强,竞争力更强,瓜果更多更美味。异花授粉的植物主要为风媒花和虫媒花,其中风媒花植物约占10%,其余为虫媒花植物。也就是说,在异花授粉的植物中,约90%的植物种类,需要依靠昆虫授粉。 在众多的授粉昆虫中,蜜蜂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在虫媒花中起主导授粉作用,尤其对雌雄异株、雌雄异熟、雌雄蕊异位、雌雄蕊异长和自花不孕的异花授粉植物,效果更为显著。 植物开花,散发出香味,分泌出甜汁,吸引蜜蜂来采集花粉花蜜,蜜蜂在采集花蜜花粉的过程中为植物授粉。植物为了招蜂引蝶,为其授粉,逐步演化成了能引诱授粉昆虫的各种各样的花,还逐步发展了防止自花授粉的机制。而蜜蜂则逐步演化出了能够携带500万粒花粉粒的有分枝的绒毛,具有专门适应采集花粉的花粉刷、花粉耙和花粉筐,有特化的口器及处理花蜜的蜜囊,具 […]

“蜂业创新奖”获得者刘富海事迹简介
刘富海,1963年4月出生于河南,中共党员,多次获奖。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饲养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委员。在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开展的第一期蜂行业优模评选、奖励活动中荣获“蜂业创新奖”。 (一)发明创新亮点与解决蜂业难题: 1、“蜂胶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1995年开始,第一个利用蜂胶提取物,针对糖尿病进行动物模型、毒理、药理、临床效果等相关研究,开创了蜂胶用于糖尿病防治的先河 。1999年荣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2、“天然蜂胶黄酮防腐抗氧化研究及产业化”。1995年开始,国内第一次将蜂胶开发研究申报成功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研究项目,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提取方法、成分分离、毒理、药理、稳定性实验、抗菌、抗氧化性能、剂型、剂量、加工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研究,1999年通过国家科技部成果验收,并被列入国家“948”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形成了中国蜂胶产业。2011年荣获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华夏高新技术创新奖办公室“华夏高新技术创新一等奖”,2018年获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蜂胶产业突出贡献奖”。 3、“天然成熟蜂蜜对糖尿病人的影响研究”。2000年开始,中国第一个与相关医院合作,针对“天然成熟蜂蜜”、“水蜜”、“浓缩蜜”、“枣花蜜”、“荆条蜜”、“槐花蜜”、“百花蜜”、“不同剂量”、“ 不同服用时间”等,对糖尿病人血糖及其并发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打破了糖尿病人不敢服用蜂蜜的历史。200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6年荣获第十届国际蜂疗大会金奖。 4、“天然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 ”。2017年开始,在北京及全国多地研究示范推广“不加热浓缩”“常温、密封、避光,久存不坏的天然蜂蜜”优质高产技术,使蜂蜜的品质得到根本保证,蜂蜜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是中国的养蜂方法、蜂蜜生产方法、蜂蜜加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该研究2019年通过北京市农委组织的成果鉴定,2020年荣获2019年度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叁等奖。2020年,被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列为“蜂蜜生产加工标准化示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二)产品产 […]



关注我们
- 客服
- 邮箱
- 电话 010-88871901/02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