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资 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05-20

盛世蜜甜!京城掀起蜜蜂狂潮,共庆2023联合国世界蜜蜂日

2023年5月19日,初夏的五月,北京昌平美丽的天宝康基地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联合国确立的”5.20世界蜜蜂日”大型庆典活动。 “5.20世界蜜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一个重要纪念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并警示蜜蜂数量不断减少的问题。联合国希望通过教育和活动,增加人们对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蜜蜂所面临的威胁,并强调它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本次活动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委员会)和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北京天宝康承办,并得到国际ISO标准组织中国秘书处、国家工信部经济合作中心、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金融委员会、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普惠金融专业委员会、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品牌中国评价中心、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这些机构和嘉宾共同呼吁全社会形成保护蜜蜂、关爱蜜蜂、科学养蜂的意识,共同打造人、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圈。 本次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嘉宾的出席,包括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专家委副主任、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恽铭庆,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蜂胶抗氧化研究、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研究首席刘富海,国家电力投资碳汇农业项目总经理杨穆, 新西兰国会议员王小选, 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原副处长、全国蜂产业高级顾问李彬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著名国际绿色防治技术专家陆庆光,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蜂产品协会名誉副会长骆尚骅,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生产专委会副主任韩胜明,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于国超等,他们共同呼吁全社会加强对蜜蜂保护的意识,推动科学养蜂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恽铭庆致辞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刘富海致辞 △国家电力投资碳汇农业项目总经理杨穆致辞 △新西兰国会议员王小选致辞 △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原副处长李彬之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陆庆光致辞 △中国蜂产品协会名誉副会长骆尚骅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韩胜明致辞 △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强致辞 到场嘉宾观看了天宝康蜂人表演团队的精彩演出,参观了天宝康成熟蜂 […]

07-30

发展林下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怀柔区开展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培训

    为发展怀柔区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7月29日,怀柔区园林绿化局、怀柔区林业工作总站邀请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刘富海对来自全区60余人养蜂代表进行多箱体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培训。     此次培训由怀柔区园林绿化局秦局、汪局、梁站、温站等领导挂帅,培训采取室内授课及示范基地参观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学习交流中,刘富海教授从中国传统的蜜蜂饲养方法、蜂蜜生产方法、蜂蜜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为大家详细讲述了怎样养强群,怎样使成熟蜂蜜优质高产的最新技术。这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蜂蜜的产量,还能显著提高蜂蜜的品质,同时大大减少养蜂人的劳动负担,提高养蜂效率,引起了养蜂朋友们的极大兴趣。     养蜂朋友们纷纷表示刘富海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技术实用,为今后养蜂管理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对养蜂生产帮助很大。     为了加强培训效果,进一步推进成熟蜂蜜生产,给与会人员每人赠送了一本刘富海教授主编的《中国成熟蜂蜜生产技术》一书,该书不仅图文并茂,还可以通过手机扫书中的二维码,看书中的“视频”“直播”,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员们个个爱不释手,表示要好好学习,早日生产优质成熟蜂蜜。

06-15

我国第一台强群多箱体“蜜蜂转地移动平台”问世—记刘富海和他的天宝康“蜜蜂舰”

【人物专访】 我国第一台强群多箱体“蜜蜂转地移动平台”问世 —记刘富海和他的天宝康“蜜蜂舰” 本报记者 杨寒冰 淳于良奕 编者按:2022年6月8日风和日丽,我们应邀去北京天宝康公司在昌平白虎涧养蜂基地参观他们新研制的“蜜蜂转地移动平台”。董事长刘富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个“移动平台”的设计思路,并现场操作演示了平台的运行,使我们对这个移动平台诞生的将对我国养蜂业产生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养蜂人转地放蜂的烦恼 转地养蜂的人都有体会,租车转地装车卸车是最累最辛苦的活。几十斤重的蜂箱,靠人抬肩挑把几百只蜂箱装上汽车。到了目的地,还要把蜂箱卸下来。这活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干的,养蜂人常常要找几名帮手,共同完成。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 随着养蜂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箱体养蜂,生产成熟蜜正在普及。采用多箱体养蜂的蜂群,蜂箱装满蜂蜜后较重,浅继箱一层40斤左右,标准箱一层70斤左右,如果仍然用人力搬动蜂箱装车卸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当遇到打农药等情况时不能及时起运蜂群,易造成蜜蜂损失。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成了养蜂人的难题。   养蜂车还有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厂家生产养蜂专用车,可以将蜂箱放置在车上直接采蜜,但是,养蜂专用车按现行的交通管理规定,需要有大货车驾照才能驾驶,养蜂人想拿个大货车的驾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办法的只能雇用一个有大货车本的司机。而且车辆在一个场地长时间不动,利用率低,也会造成养蜂成本较高。 因此,养蜂车虽然解决了转地放蜂不用再装车卸车的问题,但难以解决单独占用一辆车和雇用司机的问题。特别是,如果采用多箱体养蜂,蜂箱受养蜂车结构高度的限制,还无法装运。 如何实现转地放蜂不长期占用一辆汽车,不需要雇用司机,不但转地时不再用人工装车卸车,还能解决多箱体养蜂,不受高度的限制,这是天宝康董事长刘富海苦思冥想要解决的问题。   刻苦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两年来,刘富海团队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养蜂机械化的资料,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终于在综合国外多个国家养蜂移动平台长处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数款适合我国养蜂实际的“蜜蜂转地移动平台”。 使用“蜜蜂转地移动平台”转地放蜂时,装车卸车不用肩挑人抬,费力费时,养蜂人也不需要去考大货车的驾照,更不需要雇养司机,还不需要买汽车。转地时,只需雇用一辆大货车,把蜜蜂移动平台拉到 […]

06-04

杨荣考察北京天宝康公司成熟蜂蜜示范基地 天宝康公司最新研发成果“蜜蜂舰”亮相

杨荣考察北京天宝康公司成熟蜂蜜示范基地 天宝康公司最新研发成果“蜜蜂舰”亮相 本报讯 2022 年 6 月 4 日,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杨荣到北京天宝康公司白虎涧成熟蜂蜜示范基地考察了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及他们的最新研发成果“蜜蜂舰”。 “蜜蜂舰”是天宝康公司研发的一款蜜蜂转地移动平台,该平台是专为采用多箱体生产成熟蜂蜜转地放蜂而设计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设备长 6.3 米,可前后延伸展开到 12.6 米,电动升降,可装载 4 排强群多箱体蜂群,自带吊机,自助装卸,方便转运,极大提高了现代养蜂效率,是我国第一台“蜜蜂舰”。杨荣会长对“蜜蜂舰”的研发给予了高度评价。

06-01

密云奥金达领导及优秀蜂友到访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交流

为有效提高养蜂效益,生产优质蜂产品,6月1日,北京市密云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领导及密云优秀蜂友代表一行,到访北京市昌平白虎涧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富海热烈欢迎奥金达领导一行的到来,并向来访嘉宾们介绍了成熟蜂蜜优质高产技术,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到访嘉宾情绪高涨,深受启发。 刘富海教授现场给大家进一步讲解了怎么样越冬,繁蜂,组建多箱体,怎么样防治蜂螨,怎么样添加继箱,怎么样使用脱蜂板,怎么样提高蜂蜜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大家收获很大,解决了很多心中的疑惑。 除了现场操作、观摩、讲解、交流之外,大家又围绕密云本地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提问交流解答,大家对生产成熟蜂蜜充满了信心。 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养蜂技术带来新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饲养方式及蜂蜜品质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生产方法,使产业升级,产品品质升级,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今后蜂业发展的方向。

05-30

美国绿色生态专家于怡然教授一行到访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

5月29日,美国绿色生态专家于怡然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教授的中国助手高战秘书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恽铭庆一行,前往北京市昌平区白虎涧天宝康成熟蜂蜜示范基地参观考察。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蜂产业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富海热烈欢迎于教授一行的到来,并向来访嘉宾们介绍了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及相关科研成果。 此次考察,于教授和恽主任一行领导,对成熟蜂蜜生产技术及相关成果给予高度认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联系我们

Email:tianbaokang@sohu.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硅谷亮城5号楼206

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240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079号